2023, 3(12):2773-2775.
摘要:全球经济急速发展后,随着慢性病高发、老龄化进程加快,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向延续护理领域延伸。近年来, 移动医疗在延续护理服务领域尤其是延续护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已经逐渐突显,本文介绍了移动医疗在延续护理信 息平台建设中的应用现状,为延续护理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2023, 3(12):2776-2778.
摘要:为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保障母婴安全,妇产科临床开始重视产妇的疼痛护理。疼痛护理相 对于常规的护理更加符合人文关怀理念,疼痛护理不仅可以让产妇减少疼痛,还可以降低分娩过程中的风险,让分娩回归自然。 助产士会在产妇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陪伴产妇,产妇在助产士的全程陪伴下可以得到更加专业的护理。研究表明,如果产妇在分 娩过程中实施疼痛护理,可以大大缩短产程时长,降低破宫产率,催产素的使用率也会下降,母乳喂养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少, 产妇更少出现焦虑的心理。因此,本院总结疼痛护理在自然分娩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2023, 3(12):2779-2781.
摘要:外伤主要就是指身体或者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使组织或器官解刨结构遭到破坏和生理功能紊乱损伤,常见的外伤有扭伤、 挫伤、骨折以及脱臼等。对于外伤急诊急救患者,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不仅会导致伤口恶化,还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 造成影响,同时,急救护理不到位,将无法保证其生活质量。本文对外伤急诊急救患者实施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 救护理,包括组织管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等方法,表明这一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外伤急诊急救患者的康复治疗,减少 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023, 3(12):2782-2784.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和诊断水平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逐年延长,死亡率也有所下降。然而,肿瘤的综合临床症状、 手术以及放化疗等引起的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睡眠障碍成为乳腺癌化疗患者常见的睡眠问题。绝大多数 乳腺癌患者多因不同的症状表现、病理分型、精神打击或接受不同类型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以及放疗)、药物影响、医院 环境、护理操作不舒适等方面的原因,对睡眠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长时间的睡眠障碍容易对患者各个系统包括免疫系统、心 血管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带来诸多问题,进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临床结局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因此,本文 对影响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常见因素,睡眠障碍的评估以及改善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2023, 3(12):2785-2787.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剖宫产手术中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的整体护理。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在本院妇产科 住院的 98 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心理状态以及舒适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 组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 干预后,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护理 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妇科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 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心理状态以及舒适度。
2023, 3(12):2788-2791.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会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 2020 年 10 月到 2022 年 10 月间我院实施子宫肌瘤剔 除术的患者 130 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 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期指标、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及术后住院时间短 于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 24h 及术后 48h 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负性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23%)小于照组(20%)(P<0.05)。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康复,减 轻疼痛,改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
2023, 3(12):2792-2794.
摘要:目的 探讨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 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40)实施综合护理。对 比两组的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 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治疗依从性,缓解负性情 绪,提高生活质量。
2023, 3(12):2795-2797.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用于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宫腔粘连患者的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9 月在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宫 腔粘连患者 80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 组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 手术治疗不孕症宫腔粘连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缓解负性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798-2800.
摘要: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激光与矩阵射频治疗阴道松弛症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 80 例阴道松弛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两组均行二 氧化碳激光与矩阵射频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以及阴道松 弛分级。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负性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松弛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松弛症患者在二氧 化碳激光与矩阵射频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能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阴道松弛。
2023, 3(12):2801-2803.
摘要:目的 研究运用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进行联合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于本院诊治 的 200 例药物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实施单纯药物流产;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状态恢复时间以及治 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阴道平均出血时间与平均月经状态恢复时间均比对 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用于药物流产中能提升药 流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出血时间,促进月经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2023, 3(12):2804-2806.
摘要:目的 探析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来我院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 理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麻醉相关指标、生命体征、阴道出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药物用量显著低于对照 组,麻醉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的 HR、SP、DP、BR、SpO2 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术中的 HR、SP、DP、BR、Sp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 HR、SP、DP、B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pO2 显 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无痛人流患者在麻醉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患者出血,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807-2809.
摘要:目的 针对性护理对孕妇生产后盆底肌康复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盆底肌功能性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盆底肌张力恢复、康复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盆底肌张 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康复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盆底肌功能性障碍产妇,采用针对性康复护理措施,能促进产妇的盆底肌张力恢复,加强治疗依 从性,减少并发症。
2023, 3(12):2810-2813.
摘要:目的 研究反思教学法对产科临床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 120 名 大专学历产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反思性教学法。分析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人文关怀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方面的 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勇气、耐心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带教老师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产科临床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中应用反思教学法,能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人文关怀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
2023, 3(12):2814-2816.
摘要:目的 探讨助产士门诊对孕妇分娩期的效果。方法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定期产检及分娩孕产 妇 100 例, 随机设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接受助产士产前门诊咨询服务。比较两 的焦虑抑郁情绪,分娩方式、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孕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都要较 组内干预前有明显升高(P<0.05);但相比而言,观察组上升幅度要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方面要较对 照组有着更大幅度的下降(P<0.05)。根据满意度调查情况看出,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观察组要较对照组有着更大幅度的提高 (P<0.05)。结论 通过为孕妇提供助产护士产前门诊咨询服务,有助于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增加护理满意 度,值得临床大力开展。
2023, 3(12):2817-2819.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护理细节为优生健康体检者提供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到我院接受婚孕前检 查的未婚夫妻 100 对,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对。研究对象均行婚孕前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 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联合护理细节干预。比较两组健康认知水平、抑郁与焦虑评分、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健康认知 水平、抑郁与焦虑评分和依从性与对照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 运用护理细节为优生健康体检者提供护理服 务,能够提高健康知识,改善负性情绪,增强依从性。
2023, 3(12):2820-2822.
摘要:目的 探索基于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服务对产褥期妇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湘潭市某医院在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分娩的 92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就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 观察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健康商数,产妇并发症和婴儿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商数,产妇并 发症和婴儿并发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产褥期妇女的健康商数,减少产 妇和婴儿并发症。
2023, 3(12):2823-2825.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结合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对初产妇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时间段在 我院的 100 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红篮球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心理支持 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心理支持+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负面情绪、母婴不良结局及护理满 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分娩总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长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常规 组(P<0.05)。观察组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初产妇开展心理支持与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的联合干预,能够接受产妇分娩总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长,改善负 面情绪,接受母婴不良结局,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826-2829.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21 年 1 月 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78 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各 39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深静脉血栓形 成率。结果 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实施整体护理,能减轻产妇的不良情绪,减少深静脉血栓,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830-2832.
摘要:目的 分析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在我院分娩的 80 例初产妇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护 理满意度、产程时间、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 92.50%和 75.00%(P<0.05)。研究 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研 究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缩短产程时间,提升护理 满意度与护理效果。
2023, 3(12):2833-2835.
摘要:目的 探讨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90 例 GD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 2h 血糖(2hPG)、 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 FPG、HbA1c、2hPG 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 FPG、 HbA1c、2hPG 值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 FPG、HbA1c、2hPG 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DM 患者经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 干预,能改善血糖水平,预防妊娠不良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836-2838.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于本院治疗的 78 例妊 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9 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早期 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娩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无显著差异 (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为、收缩压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子痫出现率,宫缩乏力概率, 新生儿窒息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 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血压水平,改善分娩情况以及分娩方式。
2023, 3(12):2839-2841.
摘要: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干预对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从本院产科收治的产 妇中选择 4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2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 采用产科护理干预。分析比较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 试验组的乳房胀痛评分显著 低于对照组,挤奶手法、托乳姿势、喂奶体位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技能水平、健康宣教、护理态度、心理干预各项护 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科护理干预的开展,能改善母乳喂养情况,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 度,提升护理质量。
2023, 3(12):2842-2844.
摘要: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在我院的的重度 子痫前期孕产妇患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编号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住院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均划入对照组, 住院编号为偶数患者均划入研究组,每组各 2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妇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 Apgar 评分,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和术后康复。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 评分、分娩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疼痛、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产妇胎盘早剖、弥漫性 血管内凝血、产后大出血、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产妇康复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及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母婴结局,促进产妇康复。
2023, 3(12):2845-2847.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口腔保健对预防妊娠期牙龈炎的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选择口腔检查的妊娠期产 妇 9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9 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选择口腔保健干预。比 较分析的牙龈疾病发生率、牙周指标以及口腔保健知识。结果 研究组牙龈疾病的发生率(4.1%)比对照组的牙龈疾病发生率 (20.0%)更低(P<0.05)。研究组的牙周指标包括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龈沟出血指数比对照组的更好(P<0.05)。研究 组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率(97.1%)比对照组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73.5%)更高(P<0.05)。结论 妊娠期口腔保健对预防妊 娠期牙龈炎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牙龈疾病的发生率,改善牙周指标,提高口腔保健知识。
2023, 3(12):2848-2850.
摘要: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妊娠剧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收治妊娠剧吐病人 80 例 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分 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负面情绪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 1 周后,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 1 周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 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剧吐病人治疗期间实施舒适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减轻负面情绪,提高 生活质量。
2023, 3(12):2851-2853.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时间段在我院 的新生儿黄疸患儿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案差异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黄疸护 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康复时间、肝功能、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退黄时间、首 次排便时间、每日排便次数、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 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8.00%和 86.00%(P<0.05)。结论 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 短康复时间,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854-2856.
摘要:目的 讨论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42 例过 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21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 理服务。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恢复情况、肾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的尿蛋白、血尿、腹痛、关节痛等症状的消失时 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 BUN 与 SCr 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肾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能提高疗效, 促进患儿恢复,改善肾功能,减少并发症。
2023, 3(12):2857-2859.
摘要: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在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00 例儿科患 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研究组采用基 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就医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健康知识知晓率方 面,研究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就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 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应用微信平台,能提升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水平,增强就医 依从性,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
2023, 3(12):2860-2862.
摘要: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依从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 就诊的 12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采用个性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睡眠质量、肺部通气功能以及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通气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 平喘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 结论 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能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睡眠质量,改善肺部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2023, 3(12):2863-2865.
摘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尿动力学检查中实施结构式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泌尿 外科尿动力室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的 10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检查依从性及检查结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 组的 SAS、SDS 负性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检查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检查时, 异常腹压变化、非自然逼尿肌收缩、非自然尿道外括约肌收缩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小儿尿动力学 检查期间实施结构心理护理,能缓解患儿的负性情绪,提高检查依从性和检查成功率。
2023, 3(12):2866-2868.
摘要:目的 探讨对于采用鼻塞式 CPAP 的新生儿实施循证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 间本院收治的 60 例采用鼻塞式 CPAP 治疗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 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 CPAP 有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动脉血气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并 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 pH 值、SaO2、PaO2 等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 后,研究组的pH值、SaO2、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于鼻塞式 CPAP 治疗的新生儿,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降低新生儿并发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提升护理满意 度。
2023, 3(12):2869-2871.
摘要:目的 探讨在疝气患儿围术期中辅以综合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在本院就医的疝气患儿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治疗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 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感、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用时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 合护理应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能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872-2874.
摘要:目的 分析给以黄疸患儿新生儿抚触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黄疸 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发呢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采 用新生儿抚触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胆红素水平、胆红素值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 DBil、IBIL、TBIL 各项 胆红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 DBil、IBIL、TBIL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儿出生后 1d 的胆红素值(TCB)无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后 2、3d,观察组的胆红素值(TC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的胎便转黄、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黄疸患儿新生儿抚触护理能改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 降低胆红素值,促进症状改善。
2023, 3(12):2875-2877.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肢体语言沟通运用于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患儿的积极作用。方法 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的支 气管炎患者 110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护理。 比较两组的遵医依从性、肺功能和呼吸力学指标。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遵医依从性更好(P<0.05)。研究组 FEV1、 FEV1%pred、FVC%pred 等肺功能指标和 Cdyn、Raw、PIP 以及 WOB 等呼吸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儿支气 管炎雾化吸入治疗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护理,能够改善肺功能,提高依从性。
2023, 3(12):2878-2880.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新生儿溶血患儿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间在我院 接受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的 20 例新生儿溶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0 例。对照组采 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胆红素水平、并发症、一次换血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 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体温、电解质紊乱、感染、硬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一次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接 受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的新生儿溶血患儿护理中,能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一次换血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881-2883.
摘要: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创伤骨科病房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时间段在我院接受 治疗的 80 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 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疼痛感评分、疼痛持续时间、 住院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创伤骨科患者而言,疼痛评估和镇痛护理措施的应用,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 疼痛,缩短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满意度。
2023, 3(12):2884-2887.
摘要:目的 分析“互联网+培训”平台应用于临床护理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1 年 7 月在我院就职的 160 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80 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培训;观察组实施“互 联网+培训”平台下的护理培训。分析对比两组的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对培训的认可度。结果 与 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P<0.05)。培训前,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培训后,观察组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为培训可提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激发出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可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可锻炼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培训中应用“互联网+培训”平台,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考核以及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对 培训的认可度。
2023, 3(12):2888-2890.
摘要:目的 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对急诊科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在本院急 诊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新入职护士 68 名,随机分为对照组(36 名)和观察组(32 名)。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教学模式,观察 组则实施三明治教学法。比较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结果 教学前两组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评 分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三明治教学法后,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均得到提高,以观察组提高更为 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护理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科新入职护士实施 三明治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和护理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核心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帮助其尽快适应临床 护理工作。
2023, 3(12):2891-2893.
摘要:目的 研究在门诊静脉采血中应用三步抗晕法对晕针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12 月 900 例门 诊静脉采血病例中 60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操作采血, 观察组在采血时依次按照平躺放松、绷紧血管无痛一次性进针穿刺、闭眼放松按压穴位三步抗晕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晕针发 生率、晕针严重程度、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晕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晕针严重程度低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三步抗晕法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晕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
2023, 3(12):2894-2896.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间我院收治的 10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实施 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 表(HAMA)、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 HAMD、HAMA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低于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 Harri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实施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能缓解负面情绪,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2023, 3(12):2897-2899.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展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30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1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康复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呼吸机待机时间、住院时 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900-2902.
摘要: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对先天性心脏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认知状况。方法 对我院胸心血管外科及心血管内科 95 名临床 护士展开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服务内容需求,服务方式需求,服务执行者需求,服务意义与现状和服务障碍与挑战的认知。结 果 临床护士认为出院患儿需求较高的延续护理项目为出院计划(98.9%)、用药指导(97.8%)、病情观察(97.8%)。延续护理 服务方式较多的为出院宣教(98.9%)、电话/短信随访(78.9%)、建立健康教育网络平台(75.7%)。执行者为社区护士(90.5%)、 社区医生(89.4%)、医院—社区一体化小组(84.2%)。60.5%的护士认为应为患儿提供延续护理服务,92%的护士认为开展延 续护理服务能够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76.3%护士认为延续服务会增加工作压力;62.7%护士认为缺乏医院—社区联网协 作机制。结论 护士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出院患儿的出院后的出院计划、用药指导、病情观察是非常重视的。同时医院临床护 士也希望社区医生及护士能参与患儿术后的康复治疗。
2023, 3(12):2903-2905.
摘要:目的 探究妇幼保健院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管理方法的意义。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妇幼保健院 收治的妇女、儿童 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份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10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 试验组采取风险防范式管理。比较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护理管理质量,护理管理不良事件。结果 试验组护理管理满 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技术、护理安全、护理态度、风险事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管 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对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幼保健院护理管理中使用风险防范式管理方法可以获得提高 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管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发生护理管理不良事件。
2023, 3(12):2906-2908.
摘要:目的 观察接受抗阻训练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实施奥马哈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114 例接受抗阻训练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7 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7 例) 实施奥马哈系统护理。比较对两组的血压水平、心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出院后 3 个月,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收抗阻训练期间实施奥马哈系统护理,能够改善血压和心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 力。
2023, 3(12):2909-2911.
摘要:目的 分析强化护理措施在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社区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接受治疗 的 10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干预, 观察组接受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血脂、冠心病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结束 1d,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 餐后 2h 血糖(2hFPG)、糖化血糖蛋白(HbAl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 FPG、2hFPG、HbAlc 水平低于对照 组(P<0.05)。干预结束 1d,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胆固醇(HDL-C) 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结束 1d,两组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 且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 (94%)高于对照组(78%)(P<0.05)。 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用于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能在提升护理满意度基础上,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增加握冠心病相关知识。
2023, 3(12):2912-2914.
摘要: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医 院胸痛中心收治 22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抛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14 例。对照组采用胸痛中心模式下常规 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并发症、心功能。结果 观察 组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大于对照组(P<0.05),再发梗死率小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 LVEDD、LVESD 低于对照组(P<0.05),LVEF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胸 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心功能。
2023, 3(12):2915-2917.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28 例老 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 64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家庭功能、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 4 个月后,观 察组的家庭功能 FDA 量表各维度评分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身体负担、经济负担及情感负担各自我感受 负担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SF-36 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支持护 理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能提高家庭功能,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升生活质量。
2023, 3(12):2918-2921.
摘要:目的 讨论针对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开展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5 月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94 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7 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 研 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跟骨骨折术后 患者实施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护理,能改善的护理满意度、情绪状态、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
2023, 3(12):2922-2924.
摘要:目的 研究恒温水暖型加热毯预防围手术期寒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吸 脂手术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恒温水暖型加热毯保温。分析对比两组的寒战发生率、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及术 后体温情况。结果 研究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 与对照组麻醉前、麻醉后 30min、术后 2h 的体温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后 1h 的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于吸脂手术患者,术中采取恒温水暖型加热毯保温,可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降低寒战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2023, 3(12):2925-2927.
摘要: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对并发症发生与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01 至 2022.12 在本院就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 87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 例)和观察组(44 例)对照组实施常 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分析对比两组的并发症、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临 床护理路径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干预,能减少并发症,增强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2023, 3(12):2928-2930.
摘要:目的 观察在糖尿病伴皮肤溃疡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 糖尿病伴皮肤溃疡治疗的患者 56 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 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及腐肉脱净时间、不良情绪。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及腐肉脱净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伴皮肤溃疡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血糖水平和不良情绪,缩短溃 疡康复时间。
2023, 3(12):2931-2933.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肾衰竭患者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 80 例肾衰竭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 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行为以及肾功能。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护理后,研究组经济负担、情感负担、身体负担各项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自我管 理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伙伴关系、执行自我管理、问题解决、情绪处理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 Scr、BUN 水平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结论 肾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肾功能 指。
2023, 3(12):2934-2937.
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过敏性皮炎患者实施饮食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 治的 100 例过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 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 果 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 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 缩短(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过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饮食干预结合 心理护理,能缓解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938-2940.
摘要:目的 探讨对淋巴瘤患者采用目标激励性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7 月阶段的 42 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n=21)实施传统常规护理。研 究组(n=21)实施目标激励性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癌症恐惧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完成自我管理、一般自我效能、应对问 题以及达成结果)。结果 研究组淋巴瘤患者护理后 1d 癌症恐惧评分、护理后 3d 癌症恐惧评分以及护理后 7d 癌症恐惧评分显 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淋巴瘤患者完成自我管理、一般自我效能、应对问题以及达成结果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 临床对淋巴瘤患者合理给予目标激励性系统化干预,可缓解癌症恐惧,提高自我效能。
2023, 3(12):2941-2943.
摘要:目的 评估个性化护理干预作用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本院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患者 100 例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自我效能、皮损程度、遵医行为、不良反应、护 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S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合理饮食、按时服药、认知水平、规律作息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泛发 型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中,能够促进患者自我效能提升,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皮损程度和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944-2946.
摘要:目的 分析评估上门巡诊服务对社区失能老年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社区失能老年 人共计 48 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4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照护,观察组接 受上门巡诊服务干预。北京两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 量、身体健康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失能老年人采取上门巡诊服务模式,能够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 量,改善身体状态。
2023, 3(12):2947-2949.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纳入的 90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 径。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对康复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自理 能力及神经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皆有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加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7.78%)(P<0.05)。观察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总掌握率(95.56%) 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神经功能,减少 不良事件,增强康复知识。
2023, 3(12):2950-2952.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强制性脊柱炎患者的基础护理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接收治疗强制性脊柱炎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分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强制性脊柱炎功 能指数。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智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各 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 SAS、SDS 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 预后,试验组的 BASFI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强制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自主活动度。
2023, 3(12):2953-2955.
摘要:目的 探讨病案导学式教学联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在临床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2 月在本院骨科实习的护生 60 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病案导学式教学联合 OSCE 考核模式教学。分析比较两组的理论与操作考核、临床综合护理能 力、自我导向能力以及护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综合护理能力及自我导向学习能 力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满意度为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3.33%(P<0.05)。结论 在 临床骨科护理教学中,病案导学式教学联合 OSCE 考核的教学模式,能提升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提高临床综合护理能 力和自我导向能力,以及提高护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
2023, 3(12):2956-2959.
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2 月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患 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分析对比 两组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昏迷和神经功能评分、预后存活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 察组呼吸机维持时间、ICU 病房时间、普通病房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干预、病情监测、专业操作、 风险预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最大自主通气量、6min 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护理后 12h、24h 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H 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GCS 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 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28d 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抽搐、烦 躁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护理应用于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改善临床指标,提 高护理满意度,改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昏迷和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减少不良反应。
2023, 3(12):2960-2962.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活动策略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 本院普外科收治并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 例)予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组(46 例)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活动策略。比较两组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活动持续时间,比较两 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活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基于快 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活动策略,可有效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助于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2023, 3(12):2963-2965.
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脊柱后路手术病人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在本院行脊 柱后路手术的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智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及总 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压疮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预见性护 理干预应用于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压疮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 3(12):2966-2968.
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间在本院治疗的 80 例脑 卒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 分析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SS—QQL)、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BI)以及运动功能(Fugl-Meyer;FMA)。结果 护理后,两 组在情绪、个性、视力、精力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活动能力、上肢功能、自理能力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 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 BI 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 BI 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护理后,研究组 FMA 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
2023, 3(12):2969-2971.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脊柱外科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对其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接受治 疗脊柱外科手术患者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分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 式,试验组采用疼痛护理进行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以及疼痛程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心理健 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智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方面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两组的 SAS、SD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 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干预后,试验组的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脊柱外科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减轻术后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
2023, 3(12):2972-2974.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麻风病受累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在 201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间收治的 150 例麻风 病受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5 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5 例)应用心理护理。对比 两组的不良情绪、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总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情绪、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护 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风病受累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改善不良情绪和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 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975-2977.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计划对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12 月 本院收治并予接受肠造口术的患者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2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及出 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计划。分析对比两组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果 干预前,两组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 且观察组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 论 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计划,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2023, 3(12):2978-2980.
摘要: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在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间 纳入的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 165 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2 例)和观察组(83 例)。对照组予以常 规救治与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凝血功能、神经功能、急诊住院时间、高危风险事件发生率。结 果 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急诊住院时间、 高危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 复,降低高危风险事件发生率。
2023, 3(12):2981-2983.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予以三级质控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间我院临床接 诊手术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节点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基 础管理;观察组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干预手术室患者期间予以三级质控管理服务,能减少并发症和不良 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984-2986.
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应用改良式俯卧位通气对患者压力性损 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期间本院择取的 40 例急性 ARDS 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顺序为依据 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俯卧位通气方式;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俯卧位通气方式。 分析对比两组的氧合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通气后,两组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气前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对比结果均无 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针对急性 ARDS 患者应用改良式俯卧 位通气,能改善氧合功能,降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2023, 3(12):2987-2989.
摘要:目的 探究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实施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的 30 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1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 研究组采用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 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990-2992.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切术中应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74 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7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性护理对策。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膀胱痉挛程度、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以 及情绪状态。结果 两组护理前 SAI 与 TAI 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一天两组的 VAS 评分无差异(P>0.05)。 护理后,两组的 SAI 与 TAI 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 SAI 与 TAI 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术后第二、三天的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 膀胱痉挛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在前列 腺电切术中,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提高生活或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993-2995.
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 收治的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 5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28 例。两组均于术后 1 周内开 始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不良发生情况, 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化疗中期、化疗结束后的 SF-36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化疗中期和化疗结束后的 SDS 评分和 S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期间应用延续护理模式,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风险,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3, 3(12):2996-2999.
摘要:目的 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在本院急诊科 实习的护生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分析对比两组的教学满意度、考核成绩、共情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自主学习能力。 结果 带教后,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考核成绩、共情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生的教学满意度,提高考核成绩、共情能力、对教学 方法的效果评价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2023, 3(12):3000-3002.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肺癌化疗患者采取家庭赋能方案对生存质量与自我效能影响。方法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12 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 80 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肺癌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观察组采取家庭赋能方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结果 观察组 QLQ-C30 评分,CDSES 评分,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QLQ-LC13 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 VPA 肺癌化疗患者中,家庭赋能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
2023, 3(12):3003-3006.
摘要:目的 优质护理联合穴位刺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本院收入的急 性心肌梗死患者 7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8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接受优质护理联合穴位刺激。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依从率、护理有效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 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后,两组的 SAS、SDS、VAS、NIHSS、SF-36 评分均对比护理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 SAS、SDS、VAS、 NIHSS、SF-36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头晕目眩、疼痛麻木、恶心呕吐、酸胀浮肿等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措施联合穴位刺激方式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缓解焦虑、抑郁、 疼痛感,提高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和有效率。
2023, 3(12):3007-3009.
摘要:目的 观察新入职护士接受护理部集中培训与科室轮转管理对其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6 月 我院新入职护士 95 名作为对比组,给予常规岗前培训管理。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新入职护士 96 名作为研究组,给 予护理部集中培训与科室轮转管理。比较两组护士的口试、笔试、实践岗位胜任能力测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口试岗位胜任能 力测评分、笔试岗位胜任能力测评分、实践岗位胜任能力测评分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对新入职护士给予护理部 的科室轮转管理与集中培训,更利于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掌握理论基础,改善实践规范,提升责任意识。
2023, 3(12):3010-3013.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干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截瘫Ⅲ期压疮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于本院行 VSD 治疗截瘫Ⅲ期压疮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 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不良情绪、病情恢复时间、临床疗效、 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 HAMA 和 HAMD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 HAMA 和 HAMD 评分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 SF-36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对照组,实验组病情恢复时 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相较对照组,实验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负压封闭 引流技术治疗截瘫Ⅲ期压疮患者的过程中,配合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能促进压疮的良好愈合,提高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 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3, 3(12):3014-3016.
摘要:目的 讨论慢病护理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到 2022 年 10 月在我院的缺血 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 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慢病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FMA 评分,护理满意 率和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症状管理以及自我效能管 理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BI 指数,上肢 FMA 评分、下肢 FMA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慢病护理管理,能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2023, 3(12):3017-3019.
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5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在 我院门诊就诊的 150 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 依据不同的超声扫查途径将患 者检查结果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一的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单一的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采取联合 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比较三种的超声检查结果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联合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 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宫角妊娠、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破裂型异位妊娠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假孕囊、 卵黄囊、胚芽、心管搏动、盆腔积液、附件包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单一超声检查(P<0.05)。观察组联合超声检查的漏诊率、 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单一超声检查(P<0.05)。结论 经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较单一 的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检查更敏感和高效。
2023, 3(12):3020-3023.
摘要:目的 观察多学科协作模式(MDT)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 取我院在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接纳的 120 例 ICU 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 MDT 实施时间进行分组,将 MDT 实 施前住院治疗的 6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 MDT 实施后住院治疗的 6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 MDROs 医院感染预防 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及 MDROs 的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 MDROs 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 措施落实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学监护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ICU 治疗、住院治疗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日用药及治疗的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理用药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 度、使用金额比、药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预防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能 改善感染预防效果,改善 MDROs 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提高药学监护质量和合理用药质量。
本日访问次数 您是第位访问者
妇幼护理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