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9):1937-1939.
摘要:高危妊娠是围产医学中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而高危妊娠却属于病理范围内,高危妊娠不仅对母 婴影响比较大,同时也很容易导致母体出现害怕、恐惧、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孕妇自身体质越来越好,对高危妊娠的筛查能力也越来越强,因此如何在心理、生理及社会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持,促使其在 妊娠期安全、平稳地度过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阐述负性情绪的概念、理论,综述国内外高危妊娠孕妇负性情绪 干预方案的研究,以期为构建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高危妊娠孕妇负性情绪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2022, 2(9):1940-1942.
摘要:急性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类型,雾化吸入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手段,其在促 进魂儿疾病康复、保障患儿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小儿 雾化吸入的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鉴于此,本文从雾化吸入的作用及机制入手,对小儿雾化吸入常见设备选择、 小儿雾化吸入的护理方法展开研究综述,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参考。
2022, 2(9):1943-1945.
摘要:基于国家“全面三孩”政策开放、女性生育观念的改变及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分娩的恐惧,致使选 择剖宫产的人数大大提高。本文旨在分析影响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因素,并提出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围产期的护理方法。
2022, 2(9):1946-1949.
摘要:急性肾损伤是肺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随着日益增长的肺移植需求和肺移植术后生存率 的提高,目前临床对急性肾损伤的认知和处置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患者术前的基本状况、术中及术后等多种因素均与急性 肾损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基线的肌酐水平、基础诊断、手术过程以及术后长期接触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和其他肾毒性药物等。 在临床护理中,及时识别并最小化上述风险因素的影响,可以降低高危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减轻肾损伤的严重程度。同 时,日常密切监测血清肌酐水平、尿量以及特定生物标志物可帮助早期识别急性肾损伤,并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急性肾损伤的 发生率。本综述总结了现阶段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影响因素、流行病学及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对目前的研究 做个总结。肺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数量仍然有限,未来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来发现能精准、灵敏反映肾功能损伤的指标, 制定更准确、灵敏的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以方便临床早期识别、干预高危患者,改善患者预后。
2022, 2(9):1950-1952.
摘要:宫颈癌根治术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患者在疾病、手术、性心理、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下,心理情绪极不稳定, 易产生焦虑、孤独、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患者治疗和护理造成严重影响。这就需要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预防手 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进而提升患者治护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宫颈癌根 治术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围术期护理策略,为提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的指导。
2022, 2(9):1953-1955.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干预方案在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腹胀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3 月 30 日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妇科住院治疗并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足三里联合揿针循经取穴埋针中医护理干预方案。 观察对比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腹围变化、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 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返回病房使及术后 6h 时的腹围长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 干预 6h、12h、18h、24h、48h 时,观察组的腹围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足三里联合揿针循经取穴埋针中医护理能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恢复,改善腹胀程度,缩短 提高生活质量。
2022, 2(9):1956-1958.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 炎患者 15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75 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在此基 础上,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心 理状态。 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 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6.67%(P<0.05)。观察组的 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 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9):1959-1961.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子宫肌 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统计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病人临床疗效、 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子宫肌瘤护理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 康复情况,降低病人的不良反应率,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2022, 2(9):1962-1964.
摘要:目的 探讨对实施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后对其心理情绪以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4 月收治的 80 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在 常规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心理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与医护人 员关系、心理社会、生理、婚姻关系、性功能、总分较常规组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医护人员关系、心理社 会、生理、婚姻关系、性功能、总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护理前,研究组物质焦虑评分、状态焦虑评分较常规组差异 不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组物质焦虑评分、状态焦虑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服务态度、护理专业、 护理技术以及护理效果评分均较常规组更高(P<0.05)。结论 宫颈癌接受根治术治疗期间实施系统性护理,能够改善心理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2, 2(9):1965-1967.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应用系统规范化联合个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就诊的 80 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系统规范 化联合个性护理服务。分析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为早期 宫颈癌患者提供系统规范化联合个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2, 2(9):1968-1970.
摘要:目的 探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系统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将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系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 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 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 期中应用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系统护理临床效果突出,可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 的护理满意度。
2022, 2(9):1971-1973.
摘要: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 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120 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实 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疼痛评分和护理前后的心理 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住院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术后 6 小时、24 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 后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护理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减轻 疼痛,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022, 2(9):1974-1976.
摘要:目的 三代试管婴儿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中,探究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内容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 2020 年 1 月 至 2022 年 1 月 68 例患者,均实施三代试管婴儿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 护理,实验组实施全过程优质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成功受孕率,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代试管婴儿 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成功受孕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
2022, 2(9):1977-1979.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用于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8 月收治的 56 例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 A 和 B 组,每组各 28 例。A 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B 组实施全面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情绪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B 组和 A 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6.4%和 71.4%(P<0.05)。护理后 B 组患者 SAS、SDS 评分均低 于 A 组(P<0.05)。B 组护理满意度(96.4%)高于 A 组(P<0.05)。结论 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能提升治疗 效果,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2, 2(9):1980-1982.
摘要: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治疗的 70 例均为乳 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依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常用延续性护理。观察和 对比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结果 研究组功能锻炼、骨髓抑制、饮食营养、化疗知识 等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和 SAS 评分及 SDS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 够促进掌握健康知识,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
2022, 2(9):1983-1985.
摘要:目的 探讨环节质量控制护理在妇产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86 例 妇产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护理,研究组采用环节质 量控制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 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0.93%(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 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3.26%(P<0.05)。结论 在妇产科住院患者中应用环节质量控制护理具有 确切效果,能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感染发生率,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具有较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9):1986-1988.
摘要:目的 观察按摩点穴联合低中频电刺激对产妇分娩后子宫复旧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分娩产妇 39 例,依据产后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其中接受低中频电刺激 16 例为低频组,接受按摩点穴治疗产妇 14 例 为手法组,接受按摩点穴联合 9 例为联合组。比较三组子宫复旧相关指标,判定临床干预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与生活质 量评分。结果 联合组产后排尿时间、恶露持续,宫缩疼痛明显缓解,超声检测指标短于低频组,低频组短于手法组。联合组 子宫底高度低于低频组,低频组低于手法组(P<0.05)。经治后三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低于低频组,低频组低于手 法组(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低频组,低频组高于手法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低频组,低频组高于手 法组,三组相比(P<0.05)。结论 在针对于产妇促进子宫复旧的相关治疗中,开展按摩点穴联合低中频电刺激综合疗法,可明 显的缩短产后排尿时间、恶露持续,宫缩疼痛明显缓解,降低子宫底高度,提升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2022, 2(9):1989-1991.
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11 月治疗的 62 例宫颈癌患 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在 围手术期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术后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9):1992-1995.
摘要:目的 分析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耳穴贴压法的效果。方法 将 2020 年 1 月到 2021 年 12 月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治疗的 50 例患者,以随机掷骰子法分为参比组和实践组。每组各 25 例。参比组接受常规手术操作,实践组加用耳穴贴压法。观察和 比较两组的宫颈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疼痛感受、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实践组治疗后宫颈扩张有效 率、镇痛有效率及总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参比组(P<0.05)。实践组治疗后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参比组 (P<0.05)。实践组治疗后入睡情况、夜间苏醒情况、较期望时间早睡各项评分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 耳穴贴压法用于 人工流产术中能提高患者宫颈扩张效果、减轻疼痛感受、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
2022, 2(9):1996-1998.
摘要:目的 分析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联合配偶参与式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12 月我院接诊的 206 例初产妇及配偶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103 例。对照组初产妇及配偶实施 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妊娠压力和分娩 结局。结果 试验组妊娠压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24h 内产后大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模式联合配偶参与式健康教育能够减缓妊娠压 力,改善妊娠结局。
2022, 2(9):1999-2001.
摘要: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结合导乐陪同护理对产程、会阴损伤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从 2021 年 1 月至 6 月苏州 科技城医院接收的单胎初产妇中抽取 246 例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123 例。对照组按照传统体位及常规指导屏 气,观察组采取自由体位结合导乐陪同护理。比较两组产程耗时、会阴损伤程度、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相较 对照组,观察组分娩产程耗时较短,产后出血量低,会阴损伤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情况 的总发生率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导乐陪同护 理联合方案,有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效果,对产妇的会阴有保护作用。
2022, 2(9):2002-2005.
摘要:目的 分析初产妇产后护理中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2 月收治 的 1969 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 985 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 984 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产妇自我效能和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母乳喂 养知识、自我效能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对初产妇产后实施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干预措施能够增强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自我效能, 促进母乳喂养率提升。
2022, 2(9):2006-2008.
摘要:目的 探讨首胎剖宫产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我院行首次剖 宫产产妇 9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首胎剖宫产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96 例 首胎剖宫产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为(59.27±20.11)分。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学历、是否有人 照护和住院时间是影响首胎剖宫产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首胎剖宫产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状处于较低 水平。年龄、学历、是否有人照护和住院时间与产妇负性情绪有关。
2022, 2(9):2009-2012.
摘要:目的 探讨对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硬膜外麻醉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本院 接受硬膜外分娩初产妇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 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心理情绪。结果 观察组的产程时 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硬膜外麻醉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能缩 短产程时间,减轻疼痛,降低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9):2013-2015.
摘要:目的 探讨助产士主导的疼痛管理在自然分娩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妇产科 2020 年 9 月到 2021 年 9 月进 行自然分娩的 60 例产妇,采取等量数字随机法将 60 例产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 组接受助产士主导的疼痛管理。比较分析两组疼痛程度评分、产程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 30min 后、干预 1h 后、干预 2h 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低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自然分娩产妇而言,助产士主导的疼痛管理可 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缩短产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9):2016-2018.
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优质护理用于高龄 GDM 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剖宫产分娩干预的 50 例高龄 GDM 产妇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人文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血糖指标水平、临床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 糖及餐后 2h 血糖指标数值均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 照组,其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优质护理在高龄 GDM 剖宫产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机体血糖水平,加快产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 2(9):2019-2021.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及穴位按摩对产后乳胀初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82 例产后乳胀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穴位按摩,观察组 予以常规护理+穴位按摩+预见性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产后乳胀恢复情况、母乳喂养认知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 的乳汁分泌量、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硬结消散、疼痛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和喂养 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喂养姿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0.48%)高于对照组(76.19%) (P<0.05)。结论 对产后乳胀初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穴位按摩可促进乳汁分泌、纠正不良喂养姿势、提升母乳喂养成功。
2022, 2(9):2022-2024.
摘要:目的 探究系统性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4 月入选的 80 例产妇作为此次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并发 症发生情况、自我效能评分、护理质量、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7.50%和 25.00%,观察组明显 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技能技巧、内心活动、综合评估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 产妇技能技巧、内心活动、综合评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健康教育、操作技能、服务态度、病情观察、检 查指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饮食控制、预防感染、按时作息、定期复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 论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采用系统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妇自我效能感,保证护理质量。
2022, 2(9):2025-2028.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 间,本院收治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 6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讨论组,每组各 30 例。对比组采用常 规护理,讨论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血压及血糖水平改善情况、负性心理缓解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妊娠事件。 结果 讨论组产妇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负性心理情绪评分、产妇满意度和不良妊娠事件均优于对比组 (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血压,缓解负性心理情绪,减 少不良妊娠事件,提高产妇满意度。
2022, 2(9):2029-2031.
摘要:目的 评价胎吸术助产护理对头位难产产妇早期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8 月南京鼓 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 70 例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资料,按照产程中是否使用胎吸术助产护理分为对照组 41 例和观察组 29 例。对 照组采用头位难产处理,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器助产。观察和比较两组中转剖宫产率、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产妇盆底肌力与助产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助产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产妇、 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 6 周、产后 3 个月、6 个月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 维级别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胎吸术助产护理可降低头位难产产妇中转剖宫产率,改善产妇早期盆底肌功能,提高助产 护理满意度。
2022, 2(9):2032-2034.
摘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危妊娠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本院产科收治的 110 例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 55 例采纳传统护理,观察组 55 例实施预见性护 理。比较两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产后出血量、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 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 2h、24h 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 不良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高危妊娠产妇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改善不良情绪,减少出血量,改善分娩结局。
2022, 2(9):2035-2037.
摘要:目的 探究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对孕产妇分娩恐惧、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在我 院产科门诊就诊建卡的 120 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 对照组在围产期进行常规孕产期保健指导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观察和对比两组 孕产妇的分娩恐惧程度和分娩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分娩恐惧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妊娠不良 结局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可有效减轻孕产妇的分娩恐惧,改善 孕产妇分娩结局。
2022, 2(9):2038-2040.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本院接诊的 120 例母婴 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母乳喂养情 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泌乳量充足时间、产后泌乳时间、母乳喂养率和护理 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婴分离产妇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产妇不良情绪,缩短产后泌 乳时间。
2022, 2(9):2041-2044.
摘要:目的 分析在孕产妇中应用聚焦问题心理干预模式对心理状况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020 年 2 月 21 日和 2021 年 3 月 30 日的 70 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35 例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 35 例实施聚焦问题心理干预模式。观 察和对比两组孕产妇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分娩方式、认知水平,新生儿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 和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认知水平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 息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孕产妇实施聚焦问题心理干预模式,能够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满意度较高。
2022, 2(9):2045-2047.
摘要:目的 探讨围产期优质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3 月 80 例阴道分娩产妇,按 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围产期优质护理。评估和对比两组产妇会阴 裂伤程度和疼痛程度、会阴水肿和产妇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会阴完整占 40.00%、I 度裂伤占 60.00%,对照组分别占 17.50%、 82.50%。研究组产妇会阴 I 度裂伤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会阴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 院时和出院后 2 周会阴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总体满意度为(3.27±0.7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9±0.63) 分(P<0.05)。结论 围产期优质护理是实施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保护的重要策略之一,对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和疼痛程度、提 升产妇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2022, 2(9):2048-2050.
摘要:目的 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观察该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 择我院 2021 年 01 月至 2022 年 03 月骨伤科的 88 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 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4 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试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管 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 VAS 评分、心理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儿 VAS 评分、HAD 总分、焦虑及抑郁分数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围手 术期,能够改善不良情绪,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9):2051-2053.
摘要:目的 探讨以思维导图为导向的规范化手术配合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符合研究标准的 6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 30 例。对 照组采用规范化手术配合,干预组建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规范化手术配合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规范化手术配合。观 察和对比两组的术前准备时间、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手术配合评分。结果 干预组术前准备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 干预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手术配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以思维导图为导向的规范化手术配合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能够减少术前准备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 和手术配合度。
2022, 2(9):2054-2057.
摘要:目的 评估早产儿家庭准备度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早产儿 100 例为研究对 象。通过 APGAR 家庭功能量表评估家庭准备度,记录早产儿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以及家属性别、文化程度、 年龄、年收入、育儿经验,评估疾病不确定感。对早产儿家庭准备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100 例早产儿 家庭准备度 APGAR 评分平均(6.46±1.03)分。APGAR 评分在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家庭年收入、育儿经验、家属性 别、疾病不确定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家属性别、 年收入、育儿经验及疾病不确定感是早产儿家庭准备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家庭准备度水平整体较低,与 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家属性别、育儿经验、疾病不确定感有关,应予以高度重视。
2022, 2(9):2058-2060.
摘要:目的 观察微信平台式健康教育在早产儿父母中对于早产儿疾病不确定感和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早产儿 30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 150 例。研究组实施以微信平台式健康教育指导。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早产儿父母对早产儿疾病不确定感和照顾能力的评分,统计早产儿父母对护理的满意率。 结果 两组早产儿父母在护理前对疾病不确定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两组早产儿父母对疾病不确定感 较护理前明显的下降,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疾病不确定感降低的更多(P<0.05)。两组早产儿父母在护理前对疾病照顾 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两组早产儿父母对疾病照顾能力较护理前明显的提升,其中研究组与对照 组相比,对疾病照顾能力提升的更多(P<0.05)。研究组早产儿父母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父母 实施微信平台式健康教育,能够降低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提升早产儿父母的照顾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2022, 2(9):2061-2063.
摘要: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分层模式对小儿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3 月治疗的 540 例骨折患儿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分层。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功能恢复, 疼痛、负性情绪,护理质量,患儿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功能恢复,疼痛、负性情绪,护理质量,患儿依从性 和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骨折应用疼痛护理分层,能够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减轻 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和依从性。
2022, 2(9):2064-2066.
摘要:目的 探究对 6~11 岁学龄期哮喘儿童哮喘控制水平影响较大的家庭管理因素。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6 月就 诊于邢台三级医院儿科门诊的 6~11 岁非重症哮喘儿童及其父母 62 例作为研究调查对象,将家庭管理方式量表八个维度与儿 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七个题进行 Pearson 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患儿家庭管理方式对其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 结 果 患儿哮喘的控制水平与家庭管理方式中疾病认知、日常管理策略呈正相关 (P<0.05),与照顾难易呈负相关(P<0.05)。在家庭 管理各维度中,家人照顾难易、日常管理策略对哮喘控制得分影响较大(P<0.05)。 结论 儿童家庭管理与哮喘控制水平密切相 关,我们必须把哮喘儿童护理延伸到患者家庭,重视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提高哮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儿童哮喘的控 制水平。
2022, 2(9):2067-2070.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我院 2021 年 2 月到 2022 年 2 月收取的 70 例肺炎患儿,随机 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各 35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炎性因子、临 床症状积分、肺功能水平和不良事件。结果 综合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炎性因子低于常规组(P<0.05)。 综合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肺功能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为肺炎患儿进行护理时,通过综 合护理予以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帮助患儿恢复肺功能,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患 儿出现不良事件的风险,提高满意度。
2022, 2(9):2071-2075.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小儿腹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2020 年 11 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腹泻患者 62 例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床症状消失和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症状评分,家属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 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家属心理状态评分、患者生活质量评 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优质护理能快速改善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家属的不良心理。
2022, 2(9):2076-2078.
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婴幼儿胃肠道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 62 例行 胃肠道手术的婴幼儿,通过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治 疗相关指标,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和家属情绪。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胃肠道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能够改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改善家属情绪,提高满意度。
2022, 2(9):2079-2082.
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到 2022 年 3 月我院接受全程产检并顺 利分娩的新生儿 220 例,根据新生儿出生后接受的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新生儿应用常规新生儿护理,实 验组应用规范化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红臀发生情况、睡眠时间与出暖箱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 满意度、臀部皮肤损伤与恢复时间、睡眠与出暖箱时间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新生儿规范 化护理可改善新生儿红臀,保障生理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9):2083-2086.
摘要:目的 分析仰卧位、俯卧位的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11 月我院治疗的新 生儿肺炎患儿 1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80 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仰卧位体位护理,观察采 用俯卧位组体位护理。统计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睡眠质量、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 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高于对照组(86.25%)(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发热、咳痰、 咳嗽、肺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 3d、7d 两组心率和呼吸均低于干预 1d,且干预 7 d 时低于干 预 3d(P<0.05)。观察组干预 3d 心率和呼吸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 3d、7d 两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二氧 化碳分压较治疗前降低,且干预 7d 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干预 3d(P<0.05)。干预 3d、7d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高于对照 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优良率(88.75%)高于对照组(76.25%)(P<0.05)。结论 俯卧位体 位管理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可促进患儿康复及症状缓解,改善氧合功能,提高睡眠质量。
2022, 2(9):2087-209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责任制护理管理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本院收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干预的新生儿 8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责任制护理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生命系数和家属护理 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 CLS-NB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 静脉导管开展责任制护理管理,能够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新生儿生命系数与家属满意度。
2022, 2(9):2091-2093.
摘要:目的 将个案管理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研究其对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我院进行治疗的 30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通过电脑进行随机匹配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150 例。参照组实施常 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组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肺功能指标 第 1 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呼气峰流速(PEF)在干预前两组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研究组第 1 秒 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呼气峰流速(PEF)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及家属行 为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8.66%)高于参照组(89.33%)(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个 案管理护理模式,能够行改善肺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家属满意度。
2022, 2(9):2094-2097.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气道干预模式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10 月至 2021 年 9 月 期间我院收治的 102 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 47 例作为对照组和 55 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 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气道干预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入组时和干预 7d 后炎 性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心衰、气促、高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 7d 后,观察组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干预 7d 后,观察组第 1s 用力呼气量、呼气峰流速、达峰时间比及达峰容积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治 疗期间开展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气道干预模式,能够加快缓解症状,改善炎性指标和肺功能指标。
2022, 2(9):2098-21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儿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 2016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创伤 性颅脑损伤患儿中抽选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 察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家属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上述两组评分均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家属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上述两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 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7.14%和 82.86%(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 结论 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儿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儿身体状况,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9):2101-2103.
摘要:目的 探讨 Teach-Back 健康教育模式对学龄期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水平及防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学龄期手足口病患儿 70 例。将 70 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研究组接受 Teach-Back 健康教育模式。观察和对比两组家属的认知水平,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行为干预遵从率。结果 研 究组家属对发病原因、传播途径、隔离质量以及并发症预防的认知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口腔溃疡、 皮疹、食欲减退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消毒隔离措施、饭前便后洗手、勤晒衣被、居家开窗通 风遵从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each-Back 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龄期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 善防护行为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好转。
2022, 2(9):2104-2106.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其临床护理中提供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 月到 2022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 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心率、血气指标、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心率、PaCO2 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 SaO2、PaO2 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PS 使用次数、NICU 住院时间、呼吸窘迫 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提供人性 化护理,能够改善其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 2(9):2107-2109.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3H”理念的个体化护理对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0 日期间收治的 70 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35 例和观察组 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 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3H”理念的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指标、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 间、结膜充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沟通交流、住院环境的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崎病患儿实施“3H”理念的个体化护理,可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护理 满意度。
2022, 2(9):2110-2112.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患儿临床使用退热栓塞肛降温中的影响与作用。方法 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于本门 诊进行诊治的 86 例发热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使用退热栓不采取护 理干预,实验组使用退热栓后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体温,不良反应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两组降温前体温相比无显著差 异(P>0.05)。实验组在降温后 30 分钟、45 分钟以及 60 分钟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 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家属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86.05%)(P<0.05)。结论 在患儿使用退热栓降温后进 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退热栓的降温效果。
2022, 2(9):2113-2115.
摘要:目的 探讨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6 月 30 日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治疗 的 60 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 30 例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 30 例在 参照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体温正常和啰音消 失时间较参照组更短(P<0.05)。研究组和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0.00%和 23.33%(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更 短(P<0.05)。结论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2022, 2(9):2116-2118.
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80 例血液病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风险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护理风 险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5%和 27.5%(P<0.05)。对照组中 3 例护患 纠纷、6 例输血风险、5 例感染风险,护理风险发生率为 35.0%。观察组中 0 例护患纠纷、1 例输血风险、1 例感染风险,护理 风险发生率为 5.0%。两组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为 97.5%高于对照组的 77.5%(P<0.05)。结论 血液病患儿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9):2119-2121.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接收的 80 例小儿腹泻患儿 作为分析对象。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 析和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焦虑情绪和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的焦虑情绪和依从性 与对照组比较也得到良好改善(P<0.05)。观察组的退热、止泻以及大便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腹泻患儿治疗期间开展优质护理,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依从性和护理 满意度。
2022, 2(9):2122-2124.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间,本院收治小 儿糖尿病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 B 组和 A 组,每组各 40 例。B 组实施常规护理,A 组实施循证护理。观 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血糖水平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A 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 B 组(80.00%) (P<0.05)。A 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 B 组(P<0.05)。A 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2.50%)显著高于 B 组(75.00%)(P<0.05)。 结论 在小儿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可稳定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家属满意度。
2022, 2(9):2125-2127.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到 2021 年 12 月间收治的 66 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3 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法。 观察和对比两组的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肌酐与尿素氮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治疗中,通过采用综合护理 模式,能够改善患儿实验室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
2022, 2(9):2128-2130.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颅脑外伤急诊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3 月接收的 68 例颅 脑外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4 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予以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下降,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 评分则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护理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观察组护理后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 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显著低于参照组(29.41%)(P<0.05)。结论 在对颅脑外伤 患儿予以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不良反应。
2022, 2(9):2131-2133.
摘要:目的 探讨在早产儿中实施以医院为基础的家庭认知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0 月 在我科住院两周以上早产儿 6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接受以医院为基础的早产儿居家护理认知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生长情况、门诊/返院住院率以及家属在应对意外事件操 作的熟悉程度。结果 观察组体质量、身长、头围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紧急意外事件处理考核 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门诊/返院就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医院为基础的家庭认知干预护 理能改善早产儿的生长情况,提高家属对早产儿出院后居家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减少随访门诊或返院就诊率。
2022, 2(9):2134-2136.
摘要:目的 研究对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治疗的 60 例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30 例采用传统常规性护理纳入对照组,30 例实施全面细致性护理纳入 观察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的监测成功率、睡眠质量、舒适程度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监测成功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次数、微觉醒指数、儿童睡眠习惯评分、焦虑情绪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临床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患儿时应给予全面细致性护理辅助,以提高监测成功率,促进患儿健康恢复、睡眠质量改 善以及家属满意度提升。
2022, 2(9):2137-2139.
摘要:目的 观察高空坠落伤儿童实施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接收的 26 例高空坠落伤 儿童作为观察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设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13 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急救护理。观 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急救时间、并发症、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会诊时间、开始急救时间、转专科治疗时间明显 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急救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高空坠落伤儿童尽快获得有效的诊治,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其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
2022, 2(9):2140-2143.
摘要:目的 研究高龄妇女压力性尿失禁应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联合持续性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高龄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 照组进行持续性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尿动力 学参数、尿失禁生活质量及盆底肌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 DUCD、 SFL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VLP、MCP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 I-QO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Ⅰ类纤维、Ⅱ类纤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妇女压力性尿失禁应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联合持续性 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尿动力学参数,促进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022, 2(9):2144-2146.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1 月收治的行全子宫切除术的 8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各 40 例。A 组给予传统护理,B 组以 A 组护理为基础实施集束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B 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2.50%)低于 A 组(20.00%)(P<0.05)。B 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 A 组(P<0.05)。结论 对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开展 集束性护理,能够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022, 2(9):2147-2149.
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对妇科肿瘤病人手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来我院接 受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病人 80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 针对性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栓情况、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 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对妇科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开展针对 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手术之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2022, 2(9):2150-2152.
摘要:目的 探究青少年强迫症患者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接诊的 60 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加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药物治 疗基础护理的同时辅以行为干预与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 预后观察组强迫症状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实施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能够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2, 2(9):2153-2155.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合并音乐疗法对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114 例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电脑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组增加心理护理 合并音乐疗法。观察护理两组的负性情绪程度、生活质量、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 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 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联合音乐 疗法能够促进负性情绪缓解,同时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果,改善因为疾病受到影响的生活质量。
2022, 2(9):2156-2158.
摘要:目的 分析人文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 组实施人文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的认知功能测评量表、生活能力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测评量表 各评分未见显著差异。护理后 1、3 个月观察组认知功能测评量表中≥21 分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日 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 1、3 个月观察组 71~95 分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 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在实施人文护理后,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都能够得到显 著提升。
2022, 2(9):2159-2162.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妊娠期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 2017 年 4 月至 2022 年 1 月接收 82 例妊娠期脑出血患 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 Excel 函数法将其均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 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结果 实验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 能缺损评分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量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评分和 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改善妊娠期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9):2163-2165.
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80 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早 期康复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 3 个月。比较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功能、生活质量比较,无统 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左心室 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中病情、体力、医疗情况、一般生活功能、社会心理功能及工作状况 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 疗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2022, 2(9):2166-2168.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癫痫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神经内科进行治疗 的 60 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30 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30 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运用康复护理。观 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应激心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应激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癫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 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并缓解其应激心理,有助于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2022, 2(9):2169-2171.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采用 Orem 自护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来自我院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老年糖 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参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 上,接受 Orem 自护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血糖、血脂、自护能力和生存质量。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 HbAlc、FBG 与参照组比 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研究组护理后 HbAlc 水平、FBG 水平较参照组为低(P<0.05)。研究组护理前 HDL-C、VLDL-C、 LDL-C、TG 以及 TC 与参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 VLDL-C、LDL-C、TG 以及 TC 低于参照组,而研 究组护理后 HDL-C 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前 Barthel 指数与参照组差别不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后 Barthel 指数较参照组数值为高(P<0.05)。研究组护理前 A-DQOL 评分、影响度、满意度、忧虑度Ⅰ以及忧虑度Ⅱ评分较参照组数值差 别不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后 A-DQOL 评分、影响度、满意度、忧虑度Ⅰ以及忧虑度Ⅱ评分较参照组数值为低(P<0.05)。 结论 Orem 自护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自护能力、生存质量、血糖和血脂指标。
2022, 2(9):2172-2174.
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服务干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7 月我院罹患脑卒中 疾病的 7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服务。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研究组按时锻炼、按时服药、合理饮食以及按时复诊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出院时,研究组 Barthel 指数评分较 对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出院后 6 个月,研究组 Barthel 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数值更高(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较对照 组数值更高(P<0.05)。出院时,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出院后 6 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 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服务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优,可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满 意度以及生活质量。
2022, 2(9):2175-2177.
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式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11 月至 2020 年 9 月颅脑外伤术后患者 9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7 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47 例采用多模式护理联合针 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康复有效率(82.98%)低于观察组(95.74%) (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心理、独立性、环境、社会关系和精神支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 率(87.23%)低于观察组(100.00%)(P<0.05)。结论 多模式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术后康复,提 高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本日访问次数 您是第位访问者
妇幼护理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