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14):3147-3149.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关怀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显著作用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认可,人文关怀护理可以充 分体现出医护人员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力、人格尊严、身心需求等各方面的尊重及关心。人文护理关怀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发展, 全面提高了护理人员在人文关怀方面的能力,也加强了护理实践操作的水平,使护患之间沟通交流更为紧密,对危重症孕产妇 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危重症孕产妇作为危重症患者中极为特殊的一类人群,对危重症孕产妇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提高危重 症孕产妇临床治疗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有效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2022, 2(14):3150-3152.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人体静脉管腔阻塞,导致患者 自身下肢静脉发生静脉回流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多由手术后创伤所致,也是临床常见并发症类型,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和手术效果。对于病情严重者,还可引起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2022, 2(14):3153-3155.
摘要:肺癌是发生于肺部的恶性肿瘤,一般而言,多数早期肺癌患者无任何特殊临床症状。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步出 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乏力、气短、体重减轻等相关症状。肺癌一旦确诊,应积极进行治疗。胸腔镜术是目前治疗 肺癌的有效手段,但术后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会导致康复效果不佳。因此,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 分析关于快速康复护理在肺癌胸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
2022, 2(14):3156-3158.
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起收治的 61 例乳腺癌患者 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30 例)和试验组(31 例)。参照组开展传统护理,试验组开展延续性护理。比 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和焦虑状态。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的化疗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 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过程中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状态,利于患者预后的 改善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159-3161.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以人为本”前提下 PDCA 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 15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摸球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 每组 7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以人为本”前提下 PDCA 循环法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评分更高(P<0.05)。 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人为本”前 提下 PDCA 循环法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能够优化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 理满意度。
2022, 2(14):3162-3164.
摘要:目的 探析手术室舒适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择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妇科收治的 100 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采用手 术室舒适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应激反应、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舒张压、收缩压、 心率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离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 著缩短(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 科腹腔镜手术配合舒适化护理,能缓解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整体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165-3167.
摘要: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结合疼痛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围术期患者术后疼痛、心理应激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 取 2019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200 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 100 例。 对照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结合疼痛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疼痛情况、心理应激水平以及术后恢 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 12h、24h、48h 以及 72h 的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干预组使用药物镇痛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结合疼痛护理干预,能缓解妇科腹腔镜围术期 患者的术后疼痛,减轻患者心理应激,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2022, 2(14):3168-3171.
摘要:目的 观察在乳腺癌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实施价值。方法 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78 例乳腺癌改良根治 术患者,用电脑生成随机数法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负面情绪、 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抑郁量表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常规组低 (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较常规组短,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 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改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172-3174.
摘要:目的 妇科肿瘤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价值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78 例妇科 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 护理服务体系。分析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 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 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应用于妇 科肿瘤护理管理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175-3177.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妇科癌 症手术患者共 94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7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护理,观察 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凝血指标、下肢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凝血酶原时 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延长,观察组纤维蛋白水平、D-二聚体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股静脉、 腘静脉和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疼痛、静脉血栓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癌症手术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减轻下肢肿胀,改善凝血状况, 预防深静脉血栓。
2022, 2(14):3178-3181.
摘要: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2020 级的妇科实习护生作为实验组,选择我 院 2019 级的妇科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法教学,实验组采取目标管理教学法教学。分析比较两 组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 验组妇科护理理论、妇科护理技能考核成绩、综合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带教模式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妇科实习护生实施目标管理教学法带教效果确切,可提高妇科实习护生的理论、技能掌握水平,提高其 对教学教师的满意度和提高对教学方法的正面评价。
2022, 2(14):3182-3185.
摘要:目的 探究围产门诊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妊娠期 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保健指导,观察组采用围产门诊综合护理干 预。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健康知识及行为和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 干预后的 HbAlc、FPG、2h-PG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率、饮食控制率、运动依 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围产门诊综合护 理,能够促进血糖控制,增强疾病健康知识和行为,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2022, 2(14):3186-3188.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及情感支持对孕产期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 院住院的 60 例孕产期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主要采取普通护理模式,主要 有体征监测、健康宣导、饮食以及用药护理等。干预组则是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心理干预及情感支持。比较两组的焦虑与 抑郁情绪,心理困扰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孕产期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情感支持,能够焦虑、抑郁和心理痛苦,促进心理康复,提升护理满意 度。
2022, 2(14):3189-3191.
摘要:目的 探讨平产分娩产房中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护理模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的 80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平 产分娩产房中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不良结局及心理情绪。结果 研究组的平 产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研究组的会阴感染、会阴裂伤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儿、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产分娩产房中采取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护理模式能 够提高产妇的平产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新生儿不良结局,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
2022, 2(14):3192-3194.
摘要:目的 分析助产士的心理教育干预对减少初产妇的分娩恐惧和自我效能感的有效 性。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在我院全程进行产检的 80 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接受标准 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助产士引导的全程心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分娩恐惧、分娩自我效能以及产后抑郁。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分娩恐惧、分娩自我效能评分以及入院时产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分娩后,研究组分娩恐惧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 6 周产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助产士引 导的全程心理干预能降低分娩恐惧、提高分娩自我效能,改善产后抑郁。
2022, 2(14):3195-3197.
摘要:目的 分析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拟行剖 宫产的产妇 20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100 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在一般护 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术后寒战发生率、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恢复情况(体温、手术时长、住院 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术后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和睡眠质 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体温、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改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干预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剖宫产 产妇寒战发生率,促进产妇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睡眠质量。
2022, 2(14):3198-3201.
摘要:目的 探究一对一助产方式与音乐疗法联合用于顺产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84 名顺产产妇,按照单盲法分为对照组 40 例和观察组 44 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一对一助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应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产后 2h 出血量、产后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 产程时间和产程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 2h 出血量和产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焦虑 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对一助产方式与音乐疗法联合应用于顺产产妇护理,能够缩短产程时间,降低 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后负面情绪。
2022, 2(14):3202-3204.
摘要:目的 研究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影响产妇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的 自我保健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娩结局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自我保健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均显著提 高,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P<0.05)。结论 在产妇护理期间,通过予以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能降 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我保健护理能力、改善分娩结局、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205-3208.
摘要:目的 研究共情护理结合 SBAR 沟通系统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遵医行为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 6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开展护理,观察组以共情护理结合 SBAR 沟通系统开展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心 理状态、睡眠质量、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干预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 (P<0.05)。干预前,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饮食控制、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治疗态度等各 项遵医行为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将共情护理结合 SBAR 沟通系统应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改 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和遵医行为。
2022, 2(14):3209-3211.
摘要:目的 观察将袋鼠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中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3 月于我院分娩的 剖宫产初产妇 80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80 例剖宫产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剖宫 产常规模式施行照护,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袋鼠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乳汁首行分泌时间、子宫复旧度以及产后抑郁症 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剖宫产初产妇乳汁首行分泌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子宫复旧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袋鼠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中,可显著缩短其乳汁首行分 泌时间,改善子宫复旧度,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2022, 2(14):3212-3215.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胎心监护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我 院接收的 66 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3 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 察组采用持续胎心监护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新生儿窒息情况、自 然分娩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 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 用时、第二产程用时、总产程用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持续胎心监护联合优质护理应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 可以改善产妇妊娠结局,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216-3218.
摘要:目的 分析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在初产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于我科妇产科生产的初产妇 6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在分娩阶段采取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采用自由体 位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分娩期风险发生状况、护理满意度、生产情况(产程持续时间、出血量、NRS 评分)。结果 观 察组围术期发生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程 持续时间、出血情况、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围术期初产妇进行护理,能减少围 术期风险事件,改善生产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219-3222.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围产期应用生育舞蹈对孕产妇的分娩结局和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2 月在 我院待产的 80 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 常规的孕期保健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生育舞蹈干预。记录与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恢复情况以及护理 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第二与第三产程的时间与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自然 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首次哺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孕期保健指导的基础上应用生育舞蹈能够改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缩短产 程,促进产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223-3225.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 PICU 危重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入住 PICU 的 143 例 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5 例)和观察组(7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 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压力感受水平、治疗依从性、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的 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两组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的戴维森创伤量表评分比较无差异 (P>0.05)。两组干预后的戴维森创伤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而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 依从性好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U 危重患儿实施心理干预,能够减轻家属的焦虑程度,提高治疗配 合度,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226-3228.
摘要:目的 探讨对高危早产儿予以早期神经发育疗法干预,对其运动及认知发育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6 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高危早产儿 80 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信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神经发育疗法。分析对比两组的感觉功能、运动发育与认知发育。结果 经干预 3 个月、6 个月、9 个月及 12 个月后,观察组的感觉功能、运动发育及认知发育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 危早产儿早期以神经发育疗法进行干预,能提升患儿的感觉能力,促进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发育。
2022, 2(14):3229-3231.
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方法 2019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我院收治 的 68 例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4 例。对照组使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 观察组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并发症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 改善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232-3234.
摘要:目的 探究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 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个 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紫癜消退、关节痛消退、 腹痛消退、皮疹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 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能够促进症状改善,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235-3237.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筛查质量管理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4 年至 2020 年我院接收的 1000 名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50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质控管理,实验组采用优 质筛查质量管理。比较两组的准确率、检验满意度和检验样本合格率。结果 实验组的唐氏综合征漏检率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的检验满意度高于(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检验样本合格率为 85.20%和 71.60%(P<0.05)。结论 在临床上女性妊 娠期间,优质筛查质量管理能够提检查准确率和检验满意度。
2022, 2(14):3238-3240.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鼻窦炎接受鼻负压置换术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价值。方法 我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实施鼻负压置 换术的 100 例小儿鼻窦炎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精细化护理。比较 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头痛缓解时间、流脓涕缓解时间、鼻塞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鼻窦炎患儿 鼻负压置换术中施以精细化护理,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2022, 2(14):3241-3243.
摘要:目的 探讨精细化综合护理方案在重症肺炎儿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6 月接受治疗 的 80 例重症肺炎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盲选法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 实施精细化综合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症状、体征、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率缓解时间、 肺部啰音缓解时间、体温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肺炎儿童采用精细化综合护理方案,能够缓解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 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244-3246.
摘要:目的 评估鸟巢式护理联合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产科实施黄疸治疗的 74 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37 例。参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予以鸟巢式护理联合抚触护理。比较两组 的血清总胆红素、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血清胆红素水平(213.57±11.11)低于参照组(244.23±13.62)(P<0.05)。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17.54±2.36)高于参照组(13.86±2.13)(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59%)高于参照组(78.38%) (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鸟巢式护理联合抚触护理,能够降低血清胆红素,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
2022, 2(14):3247-3249.
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动态急救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在儿科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11 月我院儿科 诊治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动态急救护理 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 护理态度、专业能力、护理效果等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 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实施儿科紧急救护期间予以动态急救护理模式,能够短临床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和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250-3252.
摘要: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早产儿母乳喂养质量及生长发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收 治的 70 例早产儿,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 理。比较两组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生长发育和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 乳喂养的例数、住院期间总奶量和总母乳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院时身长、头围和体重和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 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率为 5.71%和 22.86%(P<0.05)。结论 早产儿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母 乳喂养质量,减少并发症。
2022, 2(14):3253-3256.
摘要:目的 研究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健康教育联合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医院诊治的 140 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7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与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综合治疗效果、护理服务满意率以及健 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足口病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效果、护理服务满意率以及手足口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中采用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促进患儿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 服务满意率。
2022, 2(14):3257-3259.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脑瘫患儿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接受治疗的 60 例小 儿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盲选法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康复 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和配合度。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 前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运动功能评 分升高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脑瘫患儿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生活质 量和运动功能,增强配合度。
2022, 2(14):3260-3262.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急诊分诊工作中开展走动式管理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小儿急诊分 诊患儿 98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作对照组(2021 年 1 月至 6 月,49 例)与观察组(2021 年 7 月至 12 月,49 例)。 对照组分诊管理模式为常规分诊管理,观察组分诊管理模式为急诊走动式管理。比较两组的分诊时间及等候时间、护理质量和 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诊及等候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分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急诊分诊管理工作开展走动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分诊效率,缩短分诊 用时,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
2022, 2(14):3263-265.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管理在早产儿喂养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 57 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早产儿喂养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运用常规喂养护理的 28 例早产儿 设为对照组,将运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管理的 29 例早产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喂养情况、反流情况、喂养不耐受和 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鼻饲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反流指数、反流次数、反流>5min 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喂养护理中运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管理的效果更 好,能够改善早产儿喂养状况,减少反流及喂养不耐受,提高家长满意度。
2022, 2(14):3266-3268.
摘要:目的 分析早产儿喂养活动实施体位喂养、腹部按摩相结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耐受性,促进胃肠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早产儿 12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时间先后,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体位喂养和腹部按摩联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喂养耐受性、胃肠功能(胎粪排出、 排尽时间、排便次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喂养耐受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情况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胎粪排出、排尽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总满 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通过开展体位喂养、腹部按摩联合护理能增强喂养耐受性,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 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269-3271.
摘要:目的 通过防蓝光装置在新生儿病房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对医护人员蓝光照射职业进行防护措施的探究,进而 制作与改善一种蓝光遮光装置,能满足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需求,保护医护人员的眼睛。方法 选择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普通新生儿外科的新生儿病房及 NICU 工作的医护人员(n=30)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同时使用蓝光遮光装置进行对患儿 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统计使用蓝光灯的频次、时长;医护人员被蓝光暴露时长、主观及客观眼部评估调查表。结果 与使用前相比,医护人员在使用蓝光遮光装置后其眼部症状明显改善,并且泪膜脂质层厚度、不完全瞬目次数、完全瞬目次数、 红分析等级、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以及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均有所下降,且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有所增加(P<0.05);与使 用前相比,医护人员在使用后对蓝光装置使用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本研究所制作的蓝光遮光装置,既不影响对患儿 的病情观察,又能有效防止蓝光对眼睛的刺激,同时还能够有效满足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需求,保护医护人员的眼睛,预防 患儿以及医护人员有效预防医护人员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2022, 2(14):3272-3274.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预警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收治的 100 例支气管肺 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 例)与对照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预警护 理模式进行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的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气促、高热等症状持续时间和住 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干预后达峰容积比、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达峰时间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支气管肺炎实施早期预警护理, 能够缩短症状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肺功能。
2022, 2(14):3275-3278.
摘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进行 CT 增强扫描期间加强静脉留置针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小儿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管理,研究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风险管理质量、护理质量、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 CT 增强 扫描成像质量。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风险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CT 增强扫描成 像质量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 CT 增强扫描实施静脉留置针期间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 生率,提升护理风险管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确保 CT 增强扫描的成像质量。
2022, 2(14):3279-3281.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系统护理干预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2 月到 2022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 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 度。结果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可以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恢复,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282-3285.
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病情早期识别率及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2 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组各 51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病情早期识别率、机体恢 复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病情早期识别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 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 (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基于儿童早期 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重症肺炎患儿病情早期识别率,促进机体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22, 2(14):3286-3287.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循证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用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于本院就 诊的 212 例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护理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临床护理 路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术后随访指标。结果 两组干预前眼压、视力与前房深 度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眼压、视力与前房深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无 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角膜水肿、前房积血、前房渗出、高眼压 与人工晶状体偏位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患者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不 良情绪和可能产生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眼压与视力的恢复。
2022, 2(14):3289-3291.
摘要:目的 分析介入治疗肝癌期间采取全面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肝癌患者 66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3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生活 质量、负面情绪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6.36%(P<0.05)。结论 全面护理应用 在介入治疗肝癌患者中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缓解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2022, 2(14):3292-3294.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制定科学、合理、适合先天性 心脏病自我感受负担的健康指导方案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在滨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 200 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等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总体自我感 受负担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是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 状的影响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2022, 2(14):3295-3298.
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阶段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慢性 心力衰竭病例 120 例为研究对象。经数字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 察组予以阶段性运动康复。分析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心功能、6 分钟步行距、住院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精神状态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比对 照组显著更低,左心射血分数、心率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 6 分钟步行距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 察组住院次数以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 竭患者护理中,应用阶段性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2022, 2(14):3299-3301.
摘要:目的 探究全面护理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我院 120 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 以随机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遵医行为、情绪指标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情绪指标评分低于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 全面护理,能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遵医率,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
2022, 2(14):3302-3305.
摘要:目的 探讨 OEC 日清控制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我院消毒 供应中心工作人员 48 名、医疗器械 650 件。比较 OEC 日清控制模式应用前后的工作质量、制度流程执行情况、工作人员风险 事件发生率以及临床科室服务满意度。结果 OEC 日清控制模式应用后工作质量,制度流程执行情况,工作人员风险事件和临 床科室服务满意度优于应用前(P<0.05)。结论 OEC 日清控制模式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改善制度流程执行情况, 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其他科室服务满意度。
2022, 2(14):3306-3308.
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循证护理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预防工作差错率的影响。方法 2021 年 1 月到 2021 年 6 月选择本院的消 毒供应中心作为常规护理管理组,2021 年 7 月到 2021 年 12 月选择同一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循证护理管理组。常规护理管理组在 消毒供应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循证护理管理组在消毒供应过程中给予循证护理管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工作差错率情况、 工作质量合格率以及工作质量满意度。结果 循证护理管理组的工作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管理组的消毒 供应中心的高压灭菌、环境控制、物体表面、无菌试验、手卫生等工作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P<0.05)。循证 护理管理组的工作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能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工 作差错率,提高工作质量满意度。
2022, 2(14):3309-3312.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随访管理干预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中心 20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对其 采用为期 1 年的社区随访管理。分析并比较随访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遵医行为。结果 社区随访 管理后,2 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比社区随访管理前显著下降(P<0.05)。社区随访管理 后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均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社区随访管理后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 针 对 2 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随访管理干预效果较好,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糖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2022, 2(14):3313-3315.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 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以 此为基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生理性应激反应、心理性应激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生理性应激反 应与心理性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围术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理性应激反应和心理 性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316-3318.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尿毒症患者 75 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干预,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清肌酐、尿素氮,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肌酐、尿 素氮和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 析期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能够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319-3321.
摘要: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 96 例 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8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研究组采取精细化管理方 法。对比两组的科室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采取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其护理管理能力,减少不良事 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322-3324.
摘要:目的 探究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9 月本院急诊外 科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实施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网格 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急诊外科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合格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 管理实施后,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的各项考核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 80%(P<0.05)。结论 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提升急诊外科护理质量, 提高护士的考核指标合格率,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325-3327.
摘要:目的 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 202 例抑 郁症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101 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 抑郁症状、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自我接纳能力、生活质量以及认知障碍与绝望感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抑郁症状评 分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实验组自我接纳能力评分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 实验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比参照组高(P<0.05)。实验组认知障碍和绝望感指标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 结论 门诊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提升自我接纳能力和生活质量。
2022, 2(14):3328-3331.
摘要:目的 研讨综合性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90 例为 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 髋关节功能、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 Harri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术后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能提升患者术后的的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术 后谵妄发生率。
2022, 2(14):3332-3334.
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精细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我院接收的 72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6 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 理,观察组实施术中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 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 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6h、术后 24h、术后 72h 疼痛 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精细化护理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以改善临床指标,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 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335-3337.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92 例 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 加心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 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简易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5.6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61%(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338-334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个体化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 70 例出 现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对照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 理,实验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认可度、吞咽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认可度显著高于对照 组(P<0.05)。干预前,对照组及实验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且 实验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出现吞咽障碍 的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个体化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认可度。
2022, 2(14):3341-3343.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预防老年癌症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8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本 院收治的 192 例老年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96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跌倒发生率、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抑郁-焦虑-压力评价量表各项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跌倒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18.75%)(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预防老年癌症患者实施 PDCA 循环管理,能够降低跌倒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344-3346.
摘要:目的 探究规范化癌痛护理对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2 月来我院开展胃癌治疗的 62 例患者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1 例。参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规范化癌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 程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定 值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予以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2022, 2(14):3347-3349.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系统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8 月收治的 58 例肝硬 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诊疗时间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负性心理、不良反应以及工作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负性心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工作质量。
2022, 2(14):3350-3352.
摘要:目的 调查某医院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6 月山东省滨州市某医 院收治的 140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进行单因素 和回归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是(78.31±18.32)分。患者的性别、烟龄与其运动自我效能感不存在 相关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睡眠障碍、其他疾病、Barthel 指数与运动自我效能感 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直接影响到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现状不容 乐观,与年龄、受教育程度、睡眠障碍、其他疾病和 Barthel 指数有关。
2022, 2(14):3353-3355.
摘要: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对其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 的 60 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 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营养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为 显著(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提升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 2(14):3356-3358.
摘要:目的 分析点评训练法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并为岗前操作训练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间入院的新护士 38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新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各 1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岗前培训,观察组实施常规岗前培训联合点评训练。两组培训之后,分析并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 核心能力以及对培训认可度及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多项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后 的多项核心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培训工作的认可度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 论 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之中采取点评训练法可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以及职业核心能力,从而最终提高护士的认可度及 满意度。
2022, 2(14):3359-3361.
摘要:目的 探究激励式结合放松式心理干预在脊柱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30 例脊柱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对比组应用常规模式,试验组采取激励式结合放松式心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的 负面情绪、恢复时间、依从性、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的负面情绪、恢复时间、依从性、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优 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骨折病人实施激励式结合放松式心理干预,能够加快疾病恢复,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治疗 依从性,恢复脊柱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2022, 2(14):3362-3365.
摘要:目的 探析精细化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应用后,对院内的院感防控及护理管理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本院血液透析中心接收的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 100 例为研究对象。将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5 月入院病 人纳入对照组,共 50 例;将 2021 年 6 月至 2021 年 12 月入院病人纳入实验组,共 50 例。对照组采用日常标准护理规范;实 验组在对照组护理规范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观察并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病房卫生监测合格率、不良管理事件发生 率、病人感染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间对比护理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 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房卫生监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对 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病人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实施血液透析中心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后,经研究数据对比,能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和病房卫生监测合格率,降 低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和病人感染的发生率。
2022, 2(14):3366-3368.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及防护措施在输液室护士针刺伤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于 2020 年 1 月在本院输液室实施 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的防护措施,分别在实施前后随机抽查本院输液室护士各 32 名,实施前为对照组,实施后为观察组。分 析对比两组针刺伤的发生率、防护意识及水平、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针刺伤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输液室 护士的输液操作习惯、输液安全意识、预防知识、输液流程掌握均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观察组(P< 0.05)。结论 基于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的防护措施可以提高输液室护士防护意识及水平、满意度,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2022, 2(14):3369-3371.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我院治 疗的脑梗死患者 71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 例)与研究组(3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 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观察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 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干预后,两组的 NIHSS 分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ADL、FMA 分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并且干预后研究组 NIHSS 分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ADL、FMA 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 脑梗死治疗中运用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2, 2(14):3372-3374.
摘要:目的 探讨动机式访谈在福利院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 年 3 月至 2021 年 11 月入住常州市福 利院的 68 例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以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4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康复训练以及生活指 导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动机式访谈护理。比较两组的尿失禁症状、尿失禁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 组护理后 ICIQ-SF 评分,预防性应对、掩饰性应对、治疗性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 I-QOL 总分明 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实施动机式访谈,能够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2022, 2(14):3375-3377.
摘要:目的 探讨肛肠熏洗仪结合疼痛管理护理对肛门疾病患者疼痛程度、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1 月于医院就诊的 161 例肛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80)和观 察组(n=8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肛肠熏洗仪结合疼痛管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疼痛因子(前 列腺素 E2、P 物质、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创面恢复情况,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前列腺素 E2、P 物质、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肿胀持续时间、创面渗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护理后,观察组的 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肠熏洗仪结合疼痛管理护理不仅能显著 缓解肛门疾病患者的疼痛,促进其创面恢复,且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
2022, 2(14):3378-3380.
摘要:目的 讨论社区长期卧床病人压疮危险程度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本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负责护理管理的 52 例长期卧床病人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26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 理,研究组接受预见性压疮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和舒适度。结果 研究组的压疮发生率 为 3.85%,显著低于的对照组 26.92%(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 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压疮护理应用于长期卧床病人,可降 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服务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2022, 2(14):3381-3384.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手术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本院收治宫 腔粘连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冷 刀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内膜厚度、下腹疼痛和月经状况、宫腔形态、妊娠状况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 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数明显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腹 疼痛缓解率和月经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腔形态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 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能够改善 宫腔形态,促进月经恢复,提高妊娠率。
2022, 2(14):3385-3388.
摘要:目的 研究以评审标准为导向运用 PDCA 循环,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教学与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三基妇幼 保健院评审标准与实施细则(2016 年版)》中的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的评价标准为导 向,运用 PDCA 质量管理工具分析现状、设置目标、制定计划、实施对策、验证效果、跟踪检查。结果 自查自评、院查院评 结果改善前为 A 级 0%(0 项),B 级 16.6%(1 项),C 级 33.3%(1 项),D 级 66.6%(4 项),改善后 A 级 66.6%(4 项), B 级 0%%(0 项),C 级 33.3%(2 项),D 级 0%(0 项)效果显著。自评结果在广东省“互联网+”的网络评审与现场复审评 审模式中获得认可。结论 PDCA 循环能够有效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教学与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质量。
本日访问次数 您是第位访问者
妇幼护理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