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脾藏意主思”理论的艾灸对脑卒中后抑郁(脾虚肝郁型)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基金(20HL12);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脾藏意主思”理论的艾灸对脑卒中后抑郁(脾虚肝郁型)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 至 2022 年 1 月在本院就诊的脾虚肝郁型 PSD 患者 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艾灸组(n=55)和对照 组(n=55)。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口服治疗,艾灸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脾藏意主 思”理论的艾灸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抑郁情绪、睡眠质量、中医证候评分和肠道菌群数量。结果 治疗后,艾灸组的 24 项汉 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艾灸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 疗后,艾灸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艾灸组的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脾藏意主思”理论的艾灸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 肠道菌群,缓解中医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范润平;陈凤鸣;屈玉华.基于“脾藏意主思”理论的艾灸对脑卒中后抑郁(脾虚肝郁型)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妇幼护理,2024,4(14):3384-3386. ( in Chinese)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8-12
  • 出版日期: